滚焊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滚焊机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老饭桌的饭菜香不香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21:41:15 阅读: 来源:滚焊机厂家

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、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,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最能接受也最迫切需要的服务。为了解决空巢老人的吃饭难问题,一些城市社区和村镇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,办起了“老饭桌”。然而,从运行情况来看,由于缺资金、缺人手,“老饭桌”亟须政府加以扶持。

城市“老饭桌”温暖空巢老人

宁夏银川市正茂社区有常住居民6994人,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67人,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49人;空巢老人146人,独居老人79人。

3月15日上午,记者来到已经开办4年的 “正茂社区老饭桌”。当天是星期五,按照菜单,中午吃粉汤饺子。工作人员早早包好饺子,凉粉、木耳、蒜苗、香菜等也已经洗好切好备用。11点半左右,随着社区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走进“老饭桌”,工作人员开始煮饺子。

“‘老饭桌’是利用社区居委会老楼改建的,既是食堂也是老人日间照料室,主要是为了解决社区家庭困难老人吃饭难题,所以规定80岁以上困难老人免费就餐、6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补贴就餐、60岁以上有收入老人有偿就餐。”正茂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仙梅说,目前每天有20多名老人到“老饭桌”就餐。即使是缴费就餐也很便宜,早餐1元、中餐4元、晚餐3元。

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粉汤饺子,82岁的高生宽老人边吃边跟记者说:“从‘老饭桌’开办以来我就在这里吃饭,饭菜味道好,价格也不高,工作人员态度很好,虽然是免费就餐也不会嫌我多吃,总是问我还要不要加点。”

高生宽老人因为没有收入来源,所以全免费就餐,而他的老伴因为年龄不够80岁,则是减半收费。老两口一个月在“老饭桌”吃饭的费用也仅100块钱。

“老饭桌”不仅温暖了困难老人,还让众多空巢老人找到了“家”的感觉。

赵连明老人今年82岁,老伴已经去世4年,两个儿子一个是环卫工人,一个下岗自己找活干,没有时间照料他。“一辈子都是老伴做饭,我就没摆弄过这些,要不是社区办起了‘老饭桌’,我吃饭还是个大问题!”他说,“吃饭时候聊聊天,说说话,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。要是我自己在家,从早到晚也没个人说句话,时间很难熬。”

据银川市老龄办工作人员刘秀芳介绍,为空巢、独居老人以及行动不便、残疾老人设立“老饭桌”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,目前银川市三区已建成94家“老饭桌”。

与“正茂社区老饭桌”不一样,银川市其他社区的“老饭桌”因为资金有限,无法为老人减免费用,只能按照成本价给老人做饭,但也深受空巢老人的欢迎。

银川市西夏区橡民社区的“老来聚饭桌”开办于2012年底。82岁居民乔永恩经常来这里吃饭。“这个‘老饭桌’感觉就是给我开的。”这位1965年从沈阳来支援宁夏建设的老人告诉记者,子女都不在身边,一个人做饭很麻烦。

“有了‘老饭桌’后,来了就能吃,厨师还变着花样炒菜,特别符合我的口味,方便得很。”乔永恩扳着指头给记者数着最爱的几样菜:红烧茄子、烧芋头、丸子白菜……

橡民社区负责“老来聚饭桌”的工作人员张卫红告诉记者,“老饭桌”是利用社区房屋改建而来,政府提供两个公益性岗位,米面油等也是街道办事处解决。每顿饭5元钱,仅收成本费。

“开办‘老饭桌’,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问题,而且在这里老人们聚在一起聊聊家常,互相关心,高兴得很。此外,子女们也不用再挂念老人的午饭问题,他们都很支持。”张卫红说。

农村“大锅饭”养老,老人重回“大集体”

近年来,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的问题,宁夏一些集体经济稍好的村庄已自发试点居家养老模式。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社区利用村委会的房子试点农村“老饭桌”已有两年多。

王家嘴社区居委会主任朱秀娟介绍说,王家嘴社区共有3100多人,其中400多位老人属于空巢老人,儿女不在身边,一些老人中午只能吃干饼子或早上的剩饭。而作为失地农民,村里的老人每月能领500元养老金,超过60岁的老人还有每月55元的国家基础养老金。村里老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,有改善生活的愿望和经济实力。

在“老饭桌”吃饭,一碗臊子面或一碗烩饼只需要3元,一份羊肉饺子5元。“‘老饭桌’实际上是亏本经营,两个厨师每人每月工资900元到1000元,由村上支付。仅饭菜成本费,村集体每月就得贴几百元。”朱秀娟说,老人到这里吃饭很划算。

每天11点左右,村里的老人就三五成群地来了,到“老饭桌”吃饭的老人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人。78岁的马汉章老人告诉记者,以前儿子媳妇出门前给他准备点吃的,他中午热热将就着吃,而现在花上三四元钱就能吃上热饭热菜,真不错。饭前饭后还可以和村里的老伙计一起下下棋、聊聊天、看看电视,“人多就是热闹,日子过得也快”。

如今,灵武市其他一些村庄也开始效仿王家嘴社区开办“老饭桌”,如崇兴镇中北村、海子村等“老年幸福院”内都已办起了“老饭桌”。

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将这种养老方式比喻成“大集体”养老或“大锅饭”养老。他们认为,一些农村撤乡并镇、撤点并校后,留下许多办公大院、教室等,可以利用这些闲置房屋来作为农村养老之用,让那些有需要的老人或交钱,或以粮油、柴炭“入伙”,村里安排相对年轻的老年人来做饭、照料他们的起居生活。这种方式成本低,还可解决农村老年人寂寞、患病无人照料等问题。

“老饭桌”运营压力大

和老人们的满心欢喜不同,“老饭桌”运营者的压力要大得多。据荣锦苑社区工作人员马丽娟介绍,该社区的“老饭桌”由小区职工餐厅改建而成,刚开始办时,为尽量满足老人口味,高薪聘请了一位厨师,当时“老饭桌”热闹非凡,最多时有四五十名老人用餐。但请厨师社区经济压力太大,坚持了一年半后,改为由招收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做饭。饭菜口味差了,吃饭的老人越来越少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大多数“老饭桌”的经营场地为社区所有,水电煤、暖气费用由社区负担;工作人员则属公益性岗位或者由社区工作人员承担,不稳定;米面油等则靠爱心超市和民政部门解决。此外,一些新开办的“老饭桌”由于条件所限,存在食品安全风险。

在“正茂社区老饭桌”的墙上,记者看到了一张“居家养老‘老饭桌’爱心奉献榜”,上面登记了“老饭桌”接到的捐赠:自治区党校,电冰柜1台;西夏区北区地税局,消毒柜1台;西夏区检察院,面粉300斤;银川市绿化二处,捐款3000元……

孙仙梅坦言,“老饭桌”能够维持这么久,全靠“不办就不办,要办就要不惜一切辛苦办好”的信念支撑,仅靠从老人那里收到的钱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,自己经常出去想办法,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。

从事了30多年社区工作的孙仙梅是中共十七大代表,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,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小巷总理”,她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《社区书记》,因而“孙仙梅”三个字也是一块“金字招牌”,获得的社会捐赠也比其他社区多得多。

资金是决定“老饭桌”生存的关键。一些“老饭桌”开张就赔钱,导致社区压力很大,但群众又有需求,只能勉强维持,能撑到哪天是哪天。

据刘秀芳介绍,早在2010年,银川市出台《关于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》,鼓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办“老饭桌”,提出每开办一家“老饭桌”政府一次性补贴500元,同时每年每家“老饭桌”还补贴100元运营费。然而,如此低的补贴对于维持“老饭桌”运营实在是杯水车薪。

“老饭桌”需政府积极介入

一些基层社区工作者认为,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,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,在社区开办“老饭桌”应是大势所趋,“老饭桌”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,更需要政府加大投入,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,确保其长期运营。

首先,“老饭桌”是非盈利性质的公益事业,不能光靠社区到处找赞助、“化缘”,政府应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大补贴力度。与此同时,民政部门在配备公益性岗位时,可有针对性地找一些有厨师经验的人,为“老饭桌”服务。

孙仙梅说,政府对于“老饭桌”的补贴力度应该加大,按照吃饭人头给予补贴,同时建议慈善协会、社会爱心人士像建立学生资助体系一样建立“捐助困难老人就餐”机制,让零散的爱心汇成长效的捐助。

其次,众多“老饭桌”都处于起步阶段,各项措施也仍在探索中,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介入,从食品安全、人员健康等方面制定规范性措施,加强监督,以保证“老饭桌”从一开始就规范运营,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。

第三,开办“老饭桌”的社区应开拓思路,视具体情况采取招聘承包者或同时开办“老饭桌”“小饭桌”业务等多样化经营办法,自力更生,增强“老饭桌”活力。

此外,暂时没有场地或者资金开办“老饭桌”的社区,也可从就近已经开办“老饭桌”的社区购买服务,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本社区有需求老人的吃饭问题,另一方面也增加“老饭桌”就餐人数,可有效降低成本。

记者在“正茂社区老饭桌”采访时,就正好遇到邻近的梧桐社区工作人员王银霞到这里“拉饭”,她每天开着三轮蹦蹦车,用保温盒把饭菜打回社区活动室,提供给梧桐社区的老人就餐。
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。我们期待有更多“老饭桌”饭菜飘香。(《半月谈》2013年第6期,记者 艾福梅)

曲靖订做工服

赤峰工作服制作

太原制作职业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