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焊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滚焊机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历时数年修复明太原县城雄姿初现【消息】

发布时间:2020-09-16 02:35:05 阅读: 来源:滚焊机厂家

古建群古朴悠远

太原市中心西南约15公里,静然伫立着一座城历时600余年沧桑,远去了车马喧嚣,远去了水色湖光然檐头风铃犹在,那份文化的自信与坚守从未走远“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是一个城市凝聚力、创造力、影响力的重要源泉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……加快明太原县城保护性开发……留住城市记忆,强化实物例证支撑。”——2017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,是一个目标,更是一份视野。

——题记

城内历史建筑修缮工程按照总体规划,将修复修缮文庙等49处古建筑、46处历史民居,改造十字街民居。截至目前,已启动27处历史建筑修缮项目,其中,已完工19处,正在建设的有8处。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,创建于明洪武八年(公元1375年)的明太原县城东西宽约1公里,南北长约0.75公里,九街十八巷仍是600余年前的风貌,肌理如初。连同鲜活的历史人文传统、完整独立的空间结构,明太原县城成为宝贵的城市记忆,是太原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有力的实物支撑。虽往昔繁华不再,但“凤凰城”神形犹存。而今,这里发生的改变正在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。记忆——想起来遥远,却从未走远“像明太原县城这样框架完整保留,街道丝毫不变、照旧使用的县城,全国实属罕见。”今年,天气刚刚转暖,明太原县城城墙上的游人就一天天多了起来。“每逢周末假日就更多了。由于还没有正式开放,心里还有些担心,但是人们大老远都来,也就不硬拦了。”项目负责人攸应合说这话时有些无奈,但更多的是欣喜。去年10月底,周长3700米的城墙顺利合龙,城里城外的人们对县城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。每天吃过早饭,64岁的南街村村民姚富生总会到县城里转转。在县城土生土长的老姚还有个头衔——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会长。他说:“隔三差五就想过来转转。走走这儿的路,瞅瞅这儿的景,摸摸一砖一瓦,心里才踏实。”说起明太原县城的历史以及与晋阳古城千丝万缕的关联,老姚打开了话匣子。公元前497年,晋国正卿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修建晋阳城。直至公元979年,宋太宗赵光义征伐北汉,先火焚后水淹,晋阳城彻底毁灭。其后百年间,城址沦为荒泽。晋阳古城存在的1500年里,成为北方重要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。“太原县”之名始于隋开皇十年(590年)。宋灭北汉后,废晋阳、太原两县,另在汾东新置平晋县,建在今小店区城西村以东,太原县名停用。明初洪武四年(1371年),由于汾河洪水淹没了平晋县城,遂迁至晋阳古城遗址上重新修筑,1375年复用“太原县”旧名。“中国古代建筑城池时,有模仿动物形状造型的习俗,如平遥的‘乌龟城’,忻州的‘卧牛城’等。明初所建的太原县城,模仿的是传说中的‘凤凰’。明太原县城建于晋阳古城的旧基之上,规模大体为晋阳古城的1/20。”攸应合介绍说。这座城东临汾河,西依龙山,南壤晋源新区,北接晋阳古城遗址,精巧而独特,形制承袭了晋阳古城“城池凤翔余”的格局。城内曾有50余处典型古老建筑、12座牌坊、22座五道将军庙、150余家临街店铺、40余处车马旅店等。现存文物建筑79处,其中49处列入市政府挂牌保护。老姚早年自修中国民间文学、中国农民新闻函授专业,后创办晋源美术制品厂。从1988年起,他着手搜集明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资料,归整残缺的史料,实测丈量每一个建筑、走访了上百位8旬老人,逐步还原了这座县城的风貌,不仅著述颇丰,而且制作了500:1的县城模型。老姚感慨地说:“像明太原县城这样框架完整保留,街道丝毫不变、照旧使用的县城,全国实属罕见。我小时候常和小伙伴到城墙上玩儿,那时青砖铺地,孩子们在上面比赛跑,后来损毁得所剩无几了。”修复——考古先行,从原点出发“县城修复全部依靠考古发掘的成果以及县志、老照片等,高标准设计,修旧如旧。”2012年6月,太原启动了明太原县城修复工作。2013年,考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,大到城墙根基和部分古城墙,小到城内的灶台和城墙外市集的物件。7个院落修缮工作同时启动。2014年11月中旬,城墙修复启动。2016年10月末,四面城墙合龙。2017年,启动城墙夜景工程、护城河和金牛湖公园建设。“我们先期成立了考古工作站,原真性永远是第一位的。县城修复全部依靠考古发掘的成果以及县志、老照片等,高标准设计,修旧如旧。”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薛军介绍说。此番修复主要是对县城所在的东街村、南街村、西街村和北街村实施征拆及安置;对明太原县城城墙、历史遗存、挂牌历史民居、护城河、金牛湖进行恢复修缮。在原址上复建的明太原县城城墙,敌台箭楼、城垛马面,气势恢弘。顺着墙根行走,多处根基部分与新建的灰砖墙体无论是在材料,还是在颜色上都有明显差异。那些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基石被磨去了棱角,有些斑驳,也不够平整。但留住这份记忆,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?沿城门拾阶而上,四面城墙遥遥相对,县城全景尽收眼底。眺望城外,向东,林立的高楼隐隐绰绰,拉高了城市的天际线;向北,红灯笼造型的省体育中心近在眼前;向西,山峦叠翠,天气晴好时,蒙山大佛清晰可见;向南,安置村民的多幢高层住宅楼已拔地而起,全省首条综合管廊就布设在此,村民们烧煤取暖做饭的生活方式由此彻底改写。城墙内外,仿佛是一场古老与现代的邀约与对话。随着城墙夜景照明工程的完工,县城将华彩绽放在世人面前。与此同时,城内历史建筑修缮工程多点推进。按照总体规划,将修复修缮文庙等49处古建筑、46处历史民居,改造十字街民居。截至目前,已启动27处历史建筑修缮项目。其中,已完工19处,正在建设的有8处。今年将完成西巷1、2、3号院,神召会二期,县衙,城隍庙,玉皇庙,隆恩寺等续建工程;启动实施内环路建设工程、十字街及附属建构筑物修缮保护工程等。有城必有池。据文献记载,明太原县城原护城河宽10米、深3米多,环岸植柳,是妇女洗衣、孩童戏水、闲暇垂钓的好地方。但由于县城内水位下降以及建房修路等原因,护城河后来完全消失。目前,明太原县城附属工程护城河及周边景观建设项目、金牛湖公园建设项目进行了设计招标。承袭晋阳文化精髓,汲取大地山水灵气,明太原县城正在经历凤凰涅槃般的新生。拆迁——拆房子,实则拆顾虑“从原先不理睬,到后来家门让进了,也给倒杯水喝了。村民们慢慢转变了思想。特别是当看到城墙建起来的时候,原先担心‘半拉子’工程的顾虑也消除了。”老姚原先有家美术制品厂。当拆迁工作人员找上门,还没张嘴,老姚已先开口:“这还用你们来做工作?我要不支持,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?”像老姚这样对县城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不在少数。78岁的晋源西街村村民任计生一家四代人都在这里出生。在他印象中,小时候的关帝庙还比较完整,后来由于年久失修,戏台子也塌了。“这些历史的东西要是没人管的话,很快就都成记忆了。”对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,任计生心中也是满满的不舍,“房子虽然破旧了,但对那些老物件还是很有感情的。但改造是大趋势。有生之年还能够看到县城的老样子,原先想也不敢想啊!”明太原县城辖4个行政村,人口3020户、9454人,共有院落3010处。2014年,拆迁工作启动,涉及面广、体量大,一开始村民们不是很理解。拆迁工作组五个人一组,进村入户做工作,白天找不到人,就晚上去。有的还买上瓜果,和村民们拉家常。拆房子,实际是拆顾虑。“从原先的不理睬,到后来家门让进了,也给倒杯水喝了。村民们慢慢转变了思想,特别是看到城墙建起来的时候,原先担心‘半拉子’工程的顾虑也消除了。”参与拆迁工作的晋源街办干部王春生说。“你看,现在来县城逛的人明显多了,以前这儿连车都打不上,如今也能看到出租车的身影了。”时下走进县城,炮锤的撞击声、电锯的切割声不时传来,大包小包搬家的村民随处可见。那些贴着白瓷砖、包着铝合金阳台的旧砖房,曾经是村民眼里的时兴装饰,要彻底退出了。那些房屋年久失修,没有上下水,烟熏火燎的日子也将终结。拆掉与县城历史风貌不符的建筑,留住县城的古朴容颜。同时,通过改造管网,完善水电气暖设施,强壮其“内芯”——悄然发生的改变每天都在这里上演。据统计,目前已累计拆除宅院1200余处,拆迁量完成近一半;城内拆迁摸底工作已全部完成,正在进行城外涉及拆迁区域的摸底工作;已建成回迁安置楼27栋、3434套。根据规划,明太原县城未来将把十字街打造成传统商业街,现有的西南、西北、东北三个传统建筑密集区,将形成环状游览核心区。其中,西南片区可提供民俗客栈服务;东南金牛湖片区以休闲娱乐为主;西北片区为文化展示区。今年5月,华侨城集团已多次派人前来考察对接,有意参与明太原县城的建设和运营。一座城,从历史中走来,拿什么呈现给未来?至少不应只有脑海中的记忆和泛黄的老照片。明太原县城不仅是一片文化空间,更是一片产业空间,是晋源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支点。这里距晋祠景区6公里、天龙山景区9公里、龙山景区4.9公里、蒙山景区8.6公里、店头古堡7公里、晋阳湖6.9公里……“有了这座城,就能聚集人气。人们可以住下来,沉下来,品味闲暇时光的美好和晋阳文化的魅力。”晋源区委干部杨润德充满信心地说。找到文化与商业的结合点,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能更胜一筹。如一块璞玉,明太原县城雄姿初现,未来必将越来越散发出迷人的风采。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,将不再依稀如梦。

本栏图片孙荣祥 石建设摄本报记者 杨彧 丁园

女神猛将传

龙麟圣域手游

末日远征破解版

中国小伙伴手游